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动态  >> 查看详情

让“数据多跑路,人民少跑腿”

发布时间:2016-04-28 09:03:50 
          2016年4月26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安部、财政部、教育部、民政部等10部门《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开展信息惠民试点实施方案》,提出要加快实施信息惠民工程,实现“一窗受理、一号申请、一网通办”。构建方便快捷、优质高效、公平普惠的政务服务体系。
群众少跑腿,数据多跑路
          “一窗受理”要求政府部门整合、统一的政务服务信息系统和构建综合政务服务窗口,公民持本人身份证去任意一个政府线下窗口就能实现“同城通办、异地可办、就近能办”。
          所谓的“一号申请”就是要求政府部门以公民身份号码当做唯一的标识,依靠各级政府统一的数据进行共享交换平台,“打通”所有政府部门登记发行的证件,建立后台电子证照库,这样可以避免公民办事重复提交材料、证明和证件。

           “一网通办”的意思是指要建成网上统一的身份认证体系,无论公民在移动还是桌面环境下,通过网络身份识别技术就能实现在网上远程办事,提高政务服务便捷性和效率。

          eID具有跨域通用的特点,有利于推进和落实国家“一窗、一号、一网”的要求,实现让“数据多跑路,人民少跑腿”。电子政务是eID的一个主要应用领域,例如江苏省的工商部门创建全程电子化网络平台,以eID支撑全国统一标准规范的电子营业执照的全流程电子化登记的试点,真正实现在申请人与受理审核人员“零见面”的情况下就可完成营业执照登记。

          将人口管理制度延伸到网络社会!由于我国网络身份管理基础设施的缺位,网络信任体系异常脆弱,网络治理效率低下,不仅公共安全很难保障,而且在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下对国家安全构成隐患。我国人口管理制度是建立在户籍制度和身份证制度基础上最基本的社会管理制度。通过eID实现线上、线下人口的统一管理,将实体社会的管理制度延伸到网络社会,是互联网时代社会管理发展的必由之路。

          公安部第三研究所开展的长达6年的公民网络电子身份标识(eID)的理论研究和技术研发,建立了依托国密算法的标准体系,已经初步形成由公安部签发、运营服务、社会机构参与登记发行、网络应用接入以及上网公民使用的五位一体、自主可控和扩张性极强的eID发行基础设施和eID应用服务体系的生态雏形。

          欧盟诸国及美国、俄罗斯等都已经在战略计划、法律法规、标准等方面进行了网络空间身份管理方面的大规模战略部署,这些国家提供电子政务等服务,公民持eID到线下窗口也可以通过网络办理业务。其中主要的技术措施就是发行同时具备线下和线上身份识别功能的eID。当前,已经有18个欧洲国家发行了eID,其中德国、意大利、比利时、爱沙尼亚等10国强制发行。爱沙尼亚以eID数字身份为引擎,已成为全球数字化程度最高的国家。

产品系列